有人說,做農業(yè)太難!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太累。農業(yè)經營者或者從業(yè)者基本上每天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不付出點汗水,想獲得收成是很難的;2、賺錢少或不賺錢??刻斐燥埖拇_很難,種養(yǎng)最害怕遇到天災人禍、更害怕市場滯銷。
因此,很多農業(yè)經營者都在抱怨:做農業(yè)太難!
但,有些人卻依托新模式、新商業(yè)、新營銷把農產品賣出去了,而且還賺到了大錢。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不會賣產品的人。看看下面這些案例,或許,你會認同這句話。
1、農產品+可視農業(yè)
“可視農業(yè)”主要是指依靠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雷達技術及現代視頻技術將農作物或牲畜生長過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呈現在公眾面前,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優(yōu)質產品的一種模式。
“可視農業(yè)”還有一大功能,就是可靠的期貨訂單效應,眾多的“可視農業(yè)”消費者或投資者,通過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遠程觀察并下達訂單,他們在任何地方通過可視平臺都能觀察到自己訂的蔬菜、水果和豬牛羊等畜產的生產、管理全過程。
近年來,可視農業(yè)平臺通過改造升級傳統(tǒng)農業(yè),貫徹電子商務下鄉(xiāng),升級商店對接餐飲,派發(fā)訂單生產等形式活躍農村市場,不斷向可視農業(yè)生產商派發(fā)訂單訂金,有效解決傳統(tǒng)農業(yè)市場通路、資金短缺和食品安全三大疑難問題,以低價格好產品,輸送到各個市場終端。
案例:湖山原生態(tài)農產品有限公司茶葉可視基地面積230畝,于今年年初開始建設,總投資30多萬元,該基地建設與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包括開通寬帶網絡、安裝攝像頭11個等。茶葉可視基地目前在全國大約有600家,基地建成后,能嚴控農藥殘留和化肥的施用,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建立真正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基地。通過可視系統(tǒng)和網絡,消費者能實時查看基地生產作業(yè)和作物生長情況,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購買熱情,最終提高我縣茶葉產品的知名度、誠信度,促進茶農增收。
2、農產品+微商
其實,就是農特微商。通過微信朋友圈發(fā)布自家的農產品信息,該信息包含:種植、成長、采摘等信息。把農產品的生長情況拍成圖片發(fā)布到微信里,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農產品的情況。
農產品+微商需要我們考慮幾個問題:
1.牌打造,要打造一個人格化的品牌,通過品牌來溢價;
2.應鏈打造:配送與物流、冷鏈。這是農特微商的重點。
3.示真實的自己:微信朋友圈賣的不是產品是人,是用戶我們的喜歡與認可。
案例:號稱“中國農產品微商第一案例”張大發(fā)賣櫻桃,他15天,賣出81282箱櫻桃,獲得10365950元營收。張大發(fā)短短2個月,建立10幾個微信群,并不斷培訓并做線上預售,還組建微商團隊,加強個人標簽的推廣及強化,之后就靠主動傳播,打造個人魅力,從而實現團隊及用戶、分銷商也對張大發(fā)信任。因此,才會出現萬人共同幫你賣櫻桃的案例。
3、農產品+電商
農產品+電商的模式就是電商、互聯網平臺對農產品進行展示及推廣,讓更多人了解、知曉,并方便用戶在線下單及購買。
農產品+電商也要注意幾個問題:
1.農產品本身就是不是標品,但把農產品做成禮品或干貨的確是一條路子;
2.品牌改造的問題 借助電商對農產品的重新定位,打造符合新時代消費者需要的工業(yè)品。
案例:山山商城展銷中心網購平臺開發(fā)了全新模式,將農產品的視頻直播、產品溯源、私人訂制模塊等,通過“線上購物+農產品+旅游產品”模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將線上的消費者帶到實體店中,所有農產品交易可以實現在線下單、支付,并由線下的體驗店提供展示和配送服務。
目前該縣入駐山山商城展銷中心的企業(yè)已達30多家,農產品種類達100多種,借助電子商務營銷方式對傳統(tǒng)農業(yè)進行現代化提升,使該縣實現了農產品的品牌化、標準化、信息化和訂單化生產,年銷售額已突破1000多萬元。
4、農產品+餐飲
把餐飲店、餐飲體驗當做渠道或者平臺,之后把農產品的體驗、農產品消費、農產品互動嫁接在餐飲店里,從而破解農產品銷售與推廣困局。
采用“農產品+餐飲”營銷模式要思考幾個點:1)要不要自己做餐飲體驗店;2農產品的優(yōu)、特上下功夫;3)吃、玩、學如何平衡。
案例:有一家取名“鄉(xiāng)村食材體驗餐廳”,這家餐廳表面上干的是餐飲生意,能吃到以鄉(xiāng)村原生態(tài)食材做的各種美味,賣的卻是土雞、土鴨、土豬肉、雞蛋、鴨蛋等農產品。之后通過店內宣傳、并結合互聯網,刺激用戶需求、留住客戶、鼓勵消費。同時,這樣的案例還有一個牧豬人開了2家豬肉主題品鑒館,消化掉了70%的產量;一個搞養(yǎng)殖的開了家梅花鹿山莊,鹿產品供不應求;一家食材體驗餐廳內,食客吃完飯后順便購買了一年要吃的肉類、雞蛋。
5、農產品+網絡直播
2016年網絡直播很火,范冰冰、趙麗穎等明星紛紛參與網絡直播,并獲得百萬的打賞。
網絡直播的好處:
1.親眼所見,提高購買信心;
2.參與互動,獲得滿足感;
3.新奇時髦 很多人都是沖著沒有玩過的東西而來的。
同時,農產品+網絡直播能解決:信任問題。通過網絡直播可以讓用戶增強產品的信心,還可以快速傳播推廣。因為,網絡是沒有邊際,網絡直播的方式能很好地推廣農產品及品牌。
但在網絡直播也要考慮幾個問題:
1.網絡主播的知名度,最好是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或者明星;
2.服務要更上。尤其是有用戶下單后要安全、快速物流與配送。
案例:在海南省??谑惺芥?zhèn)舉行的互聯網農業(yè)小鎮(zhèn)創(chuàng)客沙龍專場推介會上,4名“創(chuàng)客”變身“網紅”,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將特色農產品推銷到全國。海南愛尚玫瑰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喬順法在直播中推銷起自家的火山玫瑰:大家眼前看到的是火山玫瑰加工的成品:香皂、精油,鮮花餅。除了在實體店購買,全國的觀眾也可在微信上下單。
6、農產品+眾籌
通過眾籌平臺來賣農產品,已經成為新農人常用的手段。其中,農產品+眾籌可以解決農產品的滯銷及農產品傳播等問題。
案例:陜西大秦記農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秦嶺1號土雞蛋產品眾籌項目啟動,這是商洛農產品眾籌的首例。該公司以眾籌的模式快速將產品推到餐桌,利用“互聯網+農產品”的方式,讓原生態(tài)、無農藥、無添加、無激素、無抗生素的“一原四無”產品走出秦嶺腹地,走到一線城市和南方的中高端人群。據悉,秦嶺1號土雞蛋產品眾籌項目在眾籌平臺線才5天,就得到了347人支持,籌到金額29201元。
7、農產品+社群
社群是什么概念?就是有相同標簽、相同興趣、相同愛好、相同需求屬性的人自發(fā)或者有組織的群體組織。
在農產品方面比如:櫻桃愛好者、素食愛好者、減肥愛好者、蘋果愛好者等等對某一款農產品或者具有相同屬性的人對農產品的相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他們會對農產品的需求相同。
案例:優(yōu)食管家是一個基于社群銷售食材的C2B+O2O直供平臺,2016年已經獲得千萬級的B輪融資。以媽媽群體、減肥群體、家庭主婦等為相同標簽的群體組成的社群,并定期給這些群體提供農產品。目前,優(yōu)食管家的社群發(fā)展到5300+,也推動者農產品、生鮮產品的銷售。
8、農產品+直銷店
直銷店解決的是產地到餐桌的問題,同時減少了中間渠道,降低產品單價,提高農產品與用戶的互動。
農產品+直銷店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就能做到的,該模式是需要政府或者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牽頭。因為,直營直銷連鎖店投入成本巨大、連鎖管理也需要專門的人才。
案例:2014年1月,大英縣供銷社利用單位閑置資產組建了大英縣農產品直銷中心,參與直銷中心的8個專業(yè)合作社主要銷售禽蛋、肉類、蔬菜、糧油、白酒等農產品。此后,大英縣供銷社通過擔保貸款、銷售補貼、項目資金爭取等優(yōu)惠政策,引導專業(yè)合作社在縣城農貿市場興建農產品直銷店。2015年,大英縣轉變服務等方式,認真指導專業(yè)合作社在縣城及鄉(xiāng)鎮(zhèn)場鎮(zhèn)組建農產品直銷點建設,積極解決專業(yè)合作社農產品賣難、居民買貴問題。截至目前,已經引導7家專業(yè)合作社在縣城開設豬肉、禽蛋、糧油、蔬菜、花卉直銷店9家,年銷售額達300萬元。
9、農產品+認養(yǎng)(互聯網+認養(yǎng)農業(yè))
認養(yǎng)的概念:發(fā)起眾人合伙認養(yǎng)一(頭)、(顆)、(畝)農產品(植物、動物),根據需要認購的數量或部位,一起享受認養(yǎng)的樂趣,共同獲得優(yōu)質產品。
農產品+認養(yǎng)模式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服務與監(jiān)督;二、透明,認養(yǎng)情況一定要透明,并且要讓大家相互知曉,不能存在欺詐。
案例:田田水果專業(yè)合作社的300畝水密桃園采用“認養(yǎng)”模式,其中有500顆桃樹一每顆480元被認養(yǎng),被選中的樹將被掛上相應編號,本年樹上結出的桃子將歸該認養(yǎng)人所有。被認養(yǎng)的桃樹全部采用無化肥種植,全部以雞糞、鴨糞等為桃樹養(yǎng)料,每只果實均使用防蟲害專業(yè)套袋。在每年的采摘期,每株桃樹大約可結40—60斤,約100—150只桃子。田田桃園定下的每年4月,認養(yǎng)人可去郊游賞花。7月份果實成熟時,即可前往采摘,享受一番收獲的樂趣。平日,桃樹的除蟲、施肥等均由合作社社員專人打理。
10、農產品+網紅直播+電商平臺
互聯網催生了很多的新型經濟模式,網紅經濟便是其中的一種。這里的網紅可以是名人明星,可以是當紅網絡女主播,也可以是賣家自己打造的“村紅”。
通過網紅直播+電商平臺進行農產品營銷的三個步驟。第一,策劃營銷活動,并邀請網紅參加。第二,需要網紅在線直播自己對農產品的體驗感覺,農產品是什么樣的,什么味道的,自己覺得如何。第三,在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同步開始產品銷售。
案例:2016年5月24日,明星柳巖在阿里巴巴聚劃算平臺進行的一場直播。明星柳巖在這1小時里,推薦了藝福堂蜂蜜檸檬片、樓蘭蜜語棗夾核桃、等商品。在一小時的時間里,柳巖以聚劃算消費者的身份,與網友分享自己的剁手經驗,并親自介紹這些商品。據統(tǒng)計,本次直播觀看的人數接近12 萬,直播結束后的產品頁面顯示:棗夾核桃賣出兩萬多件,檸檬片賣出四千多件。
當然,除了以上10種農產品新營銷、新玩法之外,最近還有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興起的“年貨節(jié)”,也成為農產品營銷新模式。
未來,農產品營銷策劃將會結合互聯網、市場需求衍生出更多的新玩法、新模式。但不管什么模式,能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品牌營銷或者直銷的模式都值得推薦。